日本典型住宅的结构是怎样的?

Frank September 25 at 17:44
All blogs



德川家夏季行宫——三溪园(横滨)

除非另有说明,照片均为本人拍摄。日本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需区分对待,本文将依次介绍两者。上图为德川家的避暑别墅。其结构与商人、工匠等普通市民的住宅极为相似。下图是一栋精美的传统住宅。此为独栋住宅,

但也有称为长屋(nagaya)的联排住宅。

维基百科,用户663 highland。

其简约风格颇具斯巴达特色。

独栋住宅

传统建筑的普遍特征包括:

• 木结构(常为未上漆)与纸张

• 无钉接,允许部件相互移动

• 结构元素外露

• 室内外界限模糊或消失,景观可成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

• 用于“脏活”的区域(洗衣房、厕所、厨房等)被隔离。浴室和厕所是不同的空间。

• 一楼的窗户通常是门,并配有纱窗。

• 房屋与入口之间有一级台阶。下方区域称为玄关。玄关虽位于房屋内部,却被视为外部空间,快递员、邮递员和访客可直接开启外门。过去信箱曾设于此处。

• 玄关台阶后通常设有玻璃门,以保护室内隐私。如您所见,我家没有这扇门。无论如何,这扇第二道门不可侵犯,不得擅自开启。

• 墙壁(若有)厚度仅几厘米。

• 地板由稻草编织的榻榻米铺成。房间面积总是等于特定数量的榻榻米(3、4、6、8)。

• 这意味着房屋采用模块化设计。所有尺寸均符合标准规格,因此无需测量即可购买“替换部件”。

• 房间通常处于空置状态。房间分隔并非固定。如下图所示,只需移除两块隔板,即可将两个中等大小的房间改造成会议室或祈祷室。

Wikimedia Commons,用户663highland

• 反之,只需添加几块隔板即可形成卧室。此时床铺就藏在那些白色门板后面。

• 这张小桌高21厘米,桌腿可折叠收纳于桌底。若需更换家具,操作简便快捷。

• 装饰常采用原始材质。如图所示的木板,虽未经修饰(但选材精妙),却极具视觉冲击力。

• 房屋尽可能用木栅栏或草栅栏围起

• 火炉位于榻榻米上的一个孔洞中,该孔洞可覆盖隐藏。如您所见,没有烟罩。尽管如此,烟道效果极佳,房间不会充满烟雾。

• 餐桌置于约50厘米深的凹槽之上,便于伸展双腿(地炉)。

• 壁龛是专用于展示艺术品的角落。人们或许以为这是富人住宅的专属,实则不然。请注意其极致的优雅与简约的设计手法。照片来源:663highland,维基百科

• 不对称美学至高无上。其对立面被刻意规避。

• 同样地,必要时会引入不完美元素。完美既不美观也不值得追求。正因如此,下图中的窗户并非完全圆形,而是略带扁平。

第一部分结束。如有疑问、需求或建议,请留言。

借此机会发布几张截然不同的房屋模型照片——农民集体住宅。由于超出讨论范围,至少在此不作详述。

照片摄于岐阜县,房屋均为原貌。但这些属于农舍。

传统日式住宅不设功能性房间划分,可通过滑动隔板、家具及其他可收纳于墙壁或地板内置容器的设备,随意调整房间面积与用途。

在日本人的住宅中,如同社会生活的其他层面,存在着强烈的“内”与“外”的界限意识——这种区分对外人而言未必明显,却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。典型的例子便是玄关(genkan):虽然物理上属于室内,功能上却属于室外。

其结构和用途在这幅图中显而易见。房主们留在“屋内”,即榻榻米上和内部推拉门内。我们看到离开的访客被送到了榻榻米尽头,也就是房屋的边界。请注意,每扇门中央都有一块玻璃而非纸张制成的区域,以便在门关闭时也能看到访客是谁。多年前我曾居住在类似房屋中,但因认为内部门扉毫无用处而常将其敞开,并总对邮差擅自推开外门侵犯隐私(至少我当时如此认为)的厚颜无耻感到惊讶。

此外还有“engawa”——一种类似门廊的空间,从技术上讲属于“室外”,但实际上属于“室内”。

女性的坐姿便能证明这一点:有些完全坐在室内,有些则半身在外。入夜后,房屋会用如下视频所示的隔板与外界严密封闭,而engawa则仍属于“室内”。这些照片出自阿道夫·法萨里之手,这位归化英国籍的意大利人记录了近两个世纪前的日本风貌。

宗教影响在其他房间的结构中显现。

俗语说“Heya no yogore, kokoro no midare”,意为“污秽,心灵的玷污”,其中“心”指灵魂,“kegare”指一种深层的精神玷污,其本质在此语境下难以解释。

洗衣机常被放置在室外。蒂齐亚诺·特尔扎尼在其诸多谬误中,曾将此举作为日本贫穷的佐证。他说日本人的房子都很小。东京或许如此,但在镰仓,像我这样150平方米的房子并不罕见。

洗澡不在家里,而是在澡堂——一种公共浴场,其消失令我深感遗憾。傍晚时分人们前往澡堂,与朋友相聚闲聊。图片来自维基百科。

泡澡时还能了解社区动态。

无论如何,洗澡既能放松身心,又能清洁身体。最后是厕所,著名的日本式厕所。这是我妻子的厕所。

人们希望将厕所与房屋其他部分隔离,这一点从“进入厕所前必须更换拖鞋”这一事实中可见一斑。厕所用的拖鞋绝不能在其他地方使用。

“借景”

日本将“室外”纳入“室内”的习俗,是对内外分离理念的惊人例外。

日语中称之为“借景”,只要有机会就会运用这种手法。

个人最终评价

那么,日本房屋究竟如何?迷人却不便。处处漏风,冬冷夏热,寿命短且造价高,更易遭虫蛀,从白蚁到螨虫无所不侵。

但地震时你最想要的就是这样的房子。要知道,福岛地震的余震强度远超摧毁墨西拿并成为谚语的那场地震,而这里却未受任何损害,由此可知这类房屋的必要性。如何避免火灾仍是难题,火灾向来是日本城市的传统祸患。


English 日本語 中文 한국어 BahasaIndonesia Français Português Русский Español Deutsch Italiano